做黃酒如何把握發(fā)酵(黃酒怎么發(fā)酵)

黃酒怎么發(fā)酵


一.黃酒是如何釀造的

1.準備材料:糯米:5kg、米酒:0kg、酒餅丸:六顆。糯米加適量的水,煲成糯米飯。把糯米飯放在一個大容器里,然后放入酒餅丸拌勻。

2.準備材料容器,然后用清水清洗干凈,再放到外面晾干水分。把拌好的糯米飯裝進瓶子里,中間戳一個洞,蓋上蓋子(不要蓋實,留一條縫)放24小時后撒一碗米酒,連續(xù)撒三天,再蓋實蓋子,十天后把米酒倒進去密封蓋。

一.黃酒是如何釀造的


二.黃酒的勾兌方法和技巧?

1.制曲釀造黃酒之前,必須要提前半年做好酒曲,一般做酒曲選擇在天氣炎熱的伏天制作,利用麥仁、酵子、麻葉等經過裝填、發(fā)酵而制成傳統(tǒng)的酒曲,使用這種酒曲釀造出來的黃酒酒香四溢,同時也更加的傳統(tǒng)和古樸。

2.浸米黃酒釀造的時間一般都選擇在每年的臘月附近進行,臘月里由于氣溫低,小米在水中浸泡不容易變質,同時低溫可以保證小米黃酒的慢發(fā)酵,以免溫度過高,酒質容易變酸,再者臘月天氣沒有蚊蟲,可以避免黃酒沾染蚊蟲變質。

3.做黃酒要選用煮酒專用的小米,俗稱酒米,這個小米和我們平時在商場見到的小米還有不同之處,商場的小米俗稱飯米,是煮飯專用的,這里選用的是酒米,試著自己做的朋友在賣之前一定要搞清楚的,如果當地市場沒有酒米出售可以選擇使用糯米代替,在黃酒的口感上并沒有太大的區(qū)別。

4.小米在冬季要提前24小時左右浸泡,可放在室內,避免室外低溫結冰,同時小米要保證一直被水淹沒,防止小米離水變酥。

5.煮出來的酒渣就成稀糊狀了。在小米充分浸泡完畢之后,反復淘洗幾次就可以撈起放在竹筐中瀝干水分,充分浸泡可以保證在煮黃酒的過程中小米可以熟透,沒有夾生。

6.小米瀝干水分可以在煮酒前半小時進行即可。備曲這是釀造黃酒的另一大原料,小麥大曲(這是我們自己家里制作的, 具體制作時間和方法可以參看網站的具體介紹,在這里就不做詳細的解釋了)里面一圈褐色的環(huán)狀是由于小米發(fā)酵造成的,這是優(yōu)質大曲的表現,聞著有一股小麥腐敗的氣息,但是就是這種味道造就了黃酒的醇香。

7.在釀造黃酒之前,要把小麥大曲切碎,大小適中即可,可以方便的拌在煮好的小米之中。在切大曲的時候要切記不能沾染食鹽、水分、油脂等,避免黃酒在發(fā)酵過程中變質。

8.在小麥大曲的存放過程中難免有返潮等現象,在切碎大曲之后,可放在太陽下暴曬,讓水分蒸發(fā),避免生水引起的黃酒變質現象。

9.煮酒釀造黃酒之前,要把鍋周圍的瓷磚清洗干凈,避免在煮酒的過程中粘稠的小米溢出浪費。先在鍋中放三分之二的水燒開等待下如小米。

10.鍋內水燒開之后就可以下如小米了,小米和水的比例要掌握好,水分太多煮出來的酒顏色淺、酒質不好,水少的話小米容易反生,黃酒容易變酸。

11.小米放入鍋內之后就要不停的攪拌了,攪拌最好使用香椿木做的手柄攪動,這樣的酒質就會更加的醇香。不停的攪拌有助于小米受熱均勻,避免鍋底結渣。

12.隨著鍋內水分的不斷蒸發(fā),小米也變得越來越粘稠,這是要加快攪拌的頻率了,同時要看鍋中的小米顏色變化,在水分過少的情況下,可以攪動小米往鍋的周邊加燒開的熱水。

13.這個時候水蒸氣比較大,有條件的可以打開市內的排氣扇,或者在室外進行。隨著時間的變化,鍋內的小米由于高溫變成深褐色,這樣就快要煮好了,在小米變成深褐色之后可以捻一下米粒,看有沒有硬芯,如果沒有的話,就算煮好了,這時候就停止燒火了。

14.拌曲把煮好的小米用鏟子鏟到事先準備好的簸箕內,上面顏色比較重的小米,是在鍋底部由于高溫造成的,這是傳統(tǒng)釀造黃酒的一個重要標志,因此您在喝黃酒的時候發(fā)現里面有小米樣子的黑渣子,不要認為是假冒勾兌的黃酒,這恰恰證明了是純手工釀造的黃酒。

15.把煮好的小米攤平,利于散熱,待溫度之后就可以拌進大曲了,放在缸底部的可以多拌一點大曲,放在上面的可以適當的少放一點大曲,這樣有利于黃酒的發(fā)酵。

16.同時也可以利用往年的老酒酒糟幫助發(fā)酵。一般一斤麥曲可以發(fā)酵十斤左右的小米。入缸發(fā)酵發(fā)酵是釀造黃酒的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我們的手工黃酒遵循古法,采用一冬一釀的傳統(tǒng)冬釀工藝,只有在每年的冬至前后才開釀,這樣釀造出來的黃酒由于室內溫度低,發(fā)酵時間長,所有黃酒的營也更加的豐富,一般發(fā)酵室溫控制在攝氏10度左右,過高的溫度容易導致黃酒快速發(fā)酵變酸。

17.一般冬釀黃酒經過三到六個月的時間就可以進行壓榨了。壓榨黃酒在經過漫長的發(fā)酵之后就要進行壓榨了,壓榨主要是去除黃酒中的酒糟,得到析出的酒液,如果是自己喝的話,不用過濾也是可以的,黃酒帶酒糟喝更加的有營養(yǎng),壓榨只是為了方便裝瓶出售。

18.黃酒壓榨采用傳統(tǒng)的重力壓榨,采用木質的器械經過黃酒自身的重力慢慢的透過紗布析出澄清的酒液。裝瓶最后一個步驟——裝瓶,雖然條件比較簡單,比不上現代化的灌裝生產線,但是我們會盡可能的做到干凈衛(wèi)生,所有的瓶子都是一次成型的新瓶子,然后經過涼開水沖洗,保證干凈衛(wèi)生。

二.黃酒的勾兌方法和技巧?


三.做黃酒的度數怎樣掌握?

1.經過蒸餾的米酒可以用酒精表測定。不是蒸2113餾的米酒則要把一定數量的米酒經過蒸5261餾后測定酒精度。

2.取100ml米酒加30ml水用玻璃蒸餾4102器進行蒸餾。冷卻水里要放冰塊以增加冷卻效果1653。得到蒸餾液30ml以上就可以。

四.黃酒的制作方法

1.什么叫黃酒 黃酒是以稻米、黍米、玉米、小米、小麥為主要原料,經蒸煮、加曲、糖化、發(fā)酵、壓榨、過濾、煎酒、貯存、勾兌而成的釀造酒。

2.(突出純糧、釀造。) 什么叫紹興酒(紹興黃酒、紹興老酒) 紹興酒是以優(yōu)質糯米、小麥和在紹興特定地域內的鑒湖水為原料,經過獨特工藝發(fā)酵釀造而成的優(yōu)質黃酒。

3.(目前只有15家企業(yè)真正使用紹興黃酒、紹興老酒的證明商標,只有6家企業(yè)真正屬于紹興酒原產地域保護企業(yè),中糧紹興酒業(yè)有限公司是其中一家。

4.) 紹興酒的原料 主要原料及輔料:(一)糯米 (二)小麥 (三)鑒湖水 (四)酒母 (一) 糯米比喻為“酒之肉”。

5.為什么釀制紹興酒一定要采用糯米,而不是用粳米或秈米。 1)糯米幾乎都是支鏈淀粉存在,而支鏈淀粉分子形狀不規(guī)則,分子間的排列較疏松,吸水快,容易蒸煮糊化,有利于糖化、發(fā)酵。

6. 2)糯米中的淀粉分枝點上糖化比較困難,所以最后在酒中殘留的糊精和低聚糖較多,因此糯米酒的口味比較醇厚。

7. 3)糯米含蛋白質、維生素、灰分比較小,因此用糯米釀成的酒雜味少。 4)粳米支鏈淀粉為83%,直鏈淀粉為12%,秈米支鏈淀粉為60-70%,直鏈淀粉為30-40%。

8. 糯米強調它的精白度 1)糙米表面是一層粗纖維,較多的皮層組織,皮層含有粗蛋白18%,粗脂肪10%,粗纖維9%,而蛋白質和脂肪含量多,是黃酒異味的來源,會影響到成品酒的質量。

9. 2)糙米和粗白米釀黃酒,植物組織的膨化和溶解受到限制,米粒不易浸透,蒸煮的時間長,出飯率低,糊化和糖化的效果較差。

10. 3)色、味不佳。飯粒發(fā)酵不徹底,糠層中的蛋白質和脂肪又易導致生酸和產生異味。 所以,釀造紹興酒的糯米,需標準一等以上的糯米。

11. (二) 小麥 小麥是制曲的原料,小麥制成的麥曲比喻為“酒之骨”。一般要求小麥為紅皮硬質小麥。含水量在15%左右,容重在770g/l以上,雜質在0%以下,麥曲的作用——糖化劑,促使淀粉轉化為葡萄糖。

12. (三) 釀造用水 鑒湖水喻為“酒之血”。沒有好水是釀不出好酒的,因此佳釀出處必有名泉。紹興酒之所以晶瑩澄澈,馥郁芬香,成為酒中珍品,除了用料講究和有一套由悠久釀酒歷史積累起來的傳統(tǒng)工藝外,重要的還因為它是用得天獨厚的鑒湖水釀制的。

13. 鑒湖水有它特別之處: 1)經研究分析水源地區(qū)的地質結構得知,在基巖、風化殼、底泥中,對人體有害的重金屬含量較低,且處于收斂狀態(tài)。

14.同時含有適量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特別是含有鉬、硒等微量元素對人體特別有益。 2)鑒湖水作為釀造用水基本符合我國生活用水的標準。

15. 3)鹽分低,硬度適中(硬度過高不利于發(fā)酵,硬度太低,又會使酒味不甘冽而有澀味。)PH值顯中性,無沉淀,無懸浮物和雜質。

16. (四) 酒母 用淋飯法生產的紹興酒半成品,擁有大量的酵母菌,可作為發(fā)酵劑,使半成品中的葡萄糖轉化為酒精。

17. 紹興酒的生產工藝 鑒湖水 鑒湖水 ↓ ↓ 糯米→浸泡→蒸煮→鼓風冷卻→落缸→糖化發(fā)酵→灌壇后酵→壓濾→ ↑ 麥曲、酒母 煎酒→灌壇陳化→灌裝→瓶酒成品 工藝特點:傳統(tǒng)工藝、手工釀造、純糧制作、純天然發(fā)酵。

18. 黃酒常規(guī)制作四法: 1淋飯法 2喂飯法 3攤飯法 4機械化法 紹興酒的種類 以含糖高低分以下四種類型: 1)干型黃酒。

19. 含糖量10g/l以下, 代表酒:紹興元紅酒。 2)半干型黃酒。含糖量在11~40。0g/l, 代表產品是紹興加飯(花雕)酒。

20. 3)半甜型黃酒。含糖量40。1~100。0g/l, 代表產品是紹興善釀酒。 4)甜型黃酒。 含糖量在100。

21.0g/l以上,代表產品是紹興香雪酒。 四種類型的紹興酒的差異: 1)含糖量不一樣 2)生產工藝上有所不同。

22. 3)原料上有所不同。 元紅和加飯發(fā)酵前加水,而善釀以元紅酒代替釀造用水,香雪酒是以45%糟燒代替釀造用水。

23. 4)元紅和加飯不同之處是 A含糖量不一樣 B加飯的出酒率低于元紅酒,相對而言,加飯酒的肉質較醇厚,元紅酒相對單薄一點。

24. 紹興黃酒的沉淀現象 黃酒的沉淀一般分兩種:生物沉淀;2非生物沉淀。我們所看到的一般屬第二種。俗稱黃酒有“千重腳”,瓶裝黃酒遇冷混濁、沉淀,貨架壽命不長,一直困擾著各黃酒企業(yè)。

25.以往采用了各種辦法,效果總不理想。近來我司對此沉淀已經采取了目前黃酒項業(yè)最先進的冷凍過濾技術,獲得了較好的效果。

26. 但瓶裝黃酒貯存時間長了還是會出現沉淀現象,一般合理的解釋是酒內一種高分子(蛋白質等)物質凝結而成,一般不影響內在酒質。

27. 注:一般在冬季瓶裝黃酒遇冷變濁,加熱到30-40度左右時又重新溶解,又稱冷混濁,是一種可逆性混濁。

28. 冷混濁過久,加熱黃酒,混濁物不能復溶,又稱氧化混濁或永久性混濁。一般認為冷混濁物是氧化混濁的前體物質,兩者雖然分子大小,物理性質和各成份的含量有些不同,但所含的基本成份是相同的,都含有高分子蛋白質,多酚物質,糖類,重金屬和一定量的鈣鎂礦物鹽。

29.只是冷混濁物經過進一步氧化聚合作用后,形成的氧化混濁物的分子結構更為復雜。 紹興黃酒的品評 紹興黃酒是一種以滿足人們味覺為主的享用性食品。

30.鑒別其品質好差的方法,總的來說可分為理化衛(wèi)生指標分析檢驗和感官品評二種。 理化、衛(wèi)生分析檢驗是用各種儀器和生物化學分析的方法進行,它能夠精確地測定出黃酒中的各項指標,但不能全面反映黃酒的風味品質。

31.因黃酒風味品質的形成,不僅取決于各種成份數量的多少,還決定于各種成份之間的平衡、協(xié)調、襯托、緩沖、掩蓋關系,所以說常見兩個酒樣的理化分析數據十分接近,但在酒的風味上卻有可能有明顯的差別,所以對黃酒的品質鑒定,不但要進行理化衛(wèi)生分析測定,同時還必須進行感官品評才能全面地反映出黃酒風味品質的整體面貌。

32. 感官品評內容為四項;1外觀 2香 3味 4格 1)外觀應是橙黃色,清亮透明,有光澤,允許瓶底(壇)底有微量聚集物。

33. 2)香應是具有紹興酒特有的醇香,隨著年份的增長,醇香應隨之濃郁,不得有異香,異氣 3)味醇厚、柔和、鮮爽、無異味,年份越高醇厚度越高,俗稱肉質越厚。

34. 4)格即風格,酒體協(xié)調具有紹興酒的獨特風格,即糖、酸、酒之間比例協(xié)調。 品評黃酒的順序: 一看其色,二聞其香,三嘗其味,四對風格綜合評介。

35. 注:機械化生產黃酒與手工釀制的黃酒的不同之處 機械化生產黃酒利用純種發(fā)酵,發(fā)酵的周期比較短,發(fā)酵期間太旺盛,內容物含量比較少,肉質相對比較淡薄,反之,手工釀制的黃酒利用純天然自然發(fā)酵,發(fā)酵的周期比較長,一般要80~90天,殘留的內容物比較豐富,肉質比較醇厚。

36. 紹興黃酒的色、香、味及來源 紹興黃酒的色、香、味主要來自原料、輔料、糖化劑。在釀制過程中各類微生物的代謝物和貯存過程中的陳化反應等。

37. (一)色的來源 1)黃酒的色主要來自原料的自然色、糖化發(fā)酵劑的色澤(麥曲帶來淡黃色,紅曲有紅色素使酒色黃黃中帶紅) 2)麥曲酒中加入適量的焦糖色來增加酒色 3)貯存過程中酒中的糖分與氨基酸相結合發(fā)生氨基羰基反應,產生的黑精物質,引起酒色褐變(焦糖化反應)。

38. (二)香的來源 黃酒的香氣,不是指某一種化合物的突出香氣,而是一種復合香。 1)原料中所含的淀粉、糖類、氨 基酸及其他天然香味物質,經發(fā)酵過程中的酵母和酶及多種微生物的代謝作用而生成香味物質。

39. 2)麥曲帶來的香氣(每種曲都有特有的香氣,因麥曲生產過程中由于升溫較高,使小麥中的蛋白質衰老死亡的微生物殘體自溶轉化為氨基酸等物質而產生曲香。

40. 3)貯存陳釀老熟過程中有機酸與醇的酯化反應生成各種酯類而產生的特有香氣。貯存較長的甜型黃酒,應發(fā)生焦糖化反應,形成類黑精,也具有一種焦香味。

41.黃酒的香氣物質,綜合分析資料證明有三類 a)酯類。較集中的是乳酸乙酯,乙酸乙酯,甲酸乙酯,丙酸乙酯和已酸已酯,它們共同形成一種香氣,也就是黃酒越陳越香的氣味。

42. b)醛類。主要是乙醛,少量的異丁醛,異戊醛,以及乙醛與乙酸縮合成的乙縮醛,具有一種清醇的果香味。 c)醇類。

43.主要是苯乙醇、異丁醇、異戊醇,仲丁醇等。尤其是含量較多的苯乙醇,具有清甜蜜樣的香氣。 (三)味的來源 黃酒中的風味物質非常豐富,以大量的感官品評和理化分析得出,主要由甜、酸、苦、辣、澀、鮮六味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種醇和柔和、豐滿、濃郁、醇厚、悠長的感覺形象。

44. 1)甜味物質 黃酒中的甜物質主要來自米和麥曲中的淀粉。經淀粉酶的水解作用而生成的糖類、殘?zhí)?、低聚糖、糊精?/p>

45.二是發(fā)酵過程中脂肪水解產生的甘油。三是分解蛋白質產生的甜味氨基酸。如丙氨酸、甘氨酸、氨酸等。 2)酸味物質 酸是黃酒中的主要品味物質,它在黃酒中有增加濃厚感和減少甜味的作用。

46.酸在陳釀過程中與乙醇作用生成酯類使酒更香。乳酸、揮發(fā)酸能增加酒味濃厚感是構成黃酒風味的重要因素。酸具有緩沖作用,能協(xié)調其它品味物質。

47.黃酒中酸主要是乳酸和琥珀酸、焦谷氨酸、擰檬酸、酒石酸、葡萄糖醛酸等。 黃酒中常規(guī)分析的是總酸和揮發(fā)酸,陳化過程中總酸普遍有所增加,原因a)醇類氧化,使酸度增加。

48.b)是酸、醇等物質的分子綜合,保留了一定的有機酸。c)是陳年黃酒的氨基酸含量增加,增加了酸的含量。 3)鮮味物質 鮮味主要是氨基酸,氨基酸味是中國黃酒區(qū)別于各種酒類的一大特點。

49.氨基酸中的谷氨酸、天門谷氨酸、賴氨酸以及蛋白質水解所生成的多肽和含氮堿,這些物質均是鮮味。 4)苦、澀、辣味 苦味物質主要是氨基酸、肽、酪酸、5-甲硫基腺苷和胺類物質。

50.此外,用曲量多及貯存時間長的話也會帶來苦味。黃酒中的苦味在極其輕微的情況下使酒剛勁爽口,但苦味過重則破壞酒的協(xié)調。

51. 澀味物質主要是乳酸、氨酪酸、纈氨酸和亮氨酸等物質,此外有的酒(半成品)酸度較高而加放石灰過量而產生澀味。

52.某些曲質量差也會給酒帶來澀味。 辛辣味物質主要是乙醇、高級醇和醛類成份。一靚新酒較明顯,經貯存后,由于酒精與其它成份相親和,能使酒質變得柔和、爽適、酒體完善協(xié)調。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