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酒,中國國酒是什么酒
關(guān)于中國國酒的討論,我們從幾個方面來看待這個問題,一個是法律意義上的中國國酒,一個是哲學(xué)意義上的中國國酒,一個是市場意義的中國國酒,一個是曾經(jīng)的國酒的稱號的中國國酒,
歷史上國酒的稱號是從茅臺開始,茅臺從2000年后,開始用國酒的定義來做茅臺的宣傳,這個在另外一篇文章中,我們對歷史進行了梳理,
詳文:http://m.eyeballfactory.com/xinwen/12942/
從編輯我的角度來看,中國法律意義上的國酒在國外認知是整個白酒體系,細化下來才是醬香酒甚至是茅臺酒等降維結(jié)構(gòu)
哲學(xué)意義上的中國國酒,我也認知是整個深入到地方文化的各地的白酒文化,這個真沒有中國國酒的討論意義。
市場認知上的中國國酒,我認為就是茅臺了,不管是文化,資金,市值,銷售額,還有認知體系來說也是茅臺
國酒稱號的中國國酒,就更簡單了,只有茅臺使用了中國國酒的一個營銷體系和市場構(gòu)建。這個也在一段時間內(nèi)被法律和市場認同。
另外一篇討論中國國酒的文章,我們從哲學(xué)上來了解了解中國國酒:
心鎖鰻魚:非要討論誰才是中國國酒,本身就是個哲學(xué)問題
是老天讓我說話
一
國酒者,國之酒王也,既要“顧名”又要“思義”。可酒這東西,完全是個情緒物,人究竟也是個情緒包,情緒對情緒,又如何界定哪支酒才夠得上“國酒”呢?看來,這檔事要做到服眾,是頗為難的。
世界上有兩套真理,一套是世界真理,一套是中國真理。中國問題的復(fù)雜性,你要多復(fù)雜它就多復(fù)雜,博大精深又眾說紛紜。譬如要討論誰才是中國國酒的問題,就是個不折不扣的哲學(xué)問題。
什么是哲學(xué)?
一句話講,就是“這事還沒完”。
哲學(xué)有個近親表哥叫宗教,它們同血不同宗,謂之“血老表”。宗教的套路頗似“藥”,滿嘴的承諾——能治天下的疑難雜癥,是否果真應(yīng)驗?zāi)??則又生發(fā)出各式各樣的理由,甚至引發(fā)新的病癥;哲學(xué)的原理類似“醫(yī)”,始終都在跟你繞圈子談方法論,恒讓你醫(yī)了更痛,痛了又更想醫(yī),病雖不見痊愈,卻也死不了。
宗教一上來就要結(jié)果,
哲學(xué)自始至終都在玩過程。
誰才是中國國酒的爭論本身有否意義暫且不論,單就“國酒”二字而言,就有許多值得探究的地方。倘若不問這國酒的生成邏輯,就楞定誰就是國酒,我也只好碉堡了。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是潛規(guī)則,酒屬于“文”還是歸“武”呢?說它是“文物”嘛,好像沾了這東東的人多數(shù)都喜于在血壓上升之際來點暴力游戲;要硬說它就是“武器”嘛,多數(shù)的才子佳人都樂于拿它來當玩伴,甚至拔高到“自古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的境界。
看來,非要確定誰才是中國國酒實在是個哲學(xué)問題——這事還沒完……問題是,非要有定論又咋辦呢?
二
知道海明威嗎?這哥們就喜歡幾樣?xùn)|西——槍、雪茄與朗姆酒。西方人習(xí)慣于把谷物釀酒蒸餾出的叫威士忌,由葡萄酒蒸餾出的叫白蘭地,由蜂蜜酒或甘蔗酒蒸餾出的叫朗姆酒。眾所周知,這種最早出現(xiàn)在加勒比海地區(qū)的朗姆酒,就是古巴的國酒。
(朗姆酒也是加勒比海盜的至愛)
你可能很關(guān)心古巴是如何界定這“國酒”的吧?朗姆酒的原產(chǎn)地在古巴不假,但美國、墨西哥、牙買加、海地、多米尼加、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圭亞那、巴西等國家也能產(chǎn)。換言之,古巴之所以謂之為國酒,其邏輯是——1.我們的國民都喜歡喝這東西,所以定為本國國酒;2.跟其他地方所產(chǎn)的朗姆酒相比,古巴的是公認為最好喝的;3.別的國家如果也發(fā)了瘋地喜歡這東東并將之謂為國酒,我們也沒意見。
至于古巴哪一家的朗姆酒更牛叉,則視大家的選擇而論,國家也斷然不會強勢地單給哪一家冠以“國酒”之名。確切講,朗姆酒是一種較為獨特的蒸餾品類酒,至于品牌嘛,都可以商量。相對而言,品類品牌化的國酒定義要比產(chǎn)品品牌化來得更自然,阻力也更小。
古巴以外,別的國家的國酒又怎樣確定的呢?
韓國的真露、日本的清酒、新加坡的司令Singapore、俄羅斯的伏特加、英國的蘇格蘭威士忌、荷蘭的金酒、德國的啤酒、法國的白蘭地、西班牙的雪利酒、葡萄牙的波特酒、意大利的葡萄酒、加拿大的冰酒、美國的雞尾酒、墨西哥的龍舌蘭、澳大利亞的西拉子葡萄酒、新西蘭的長相思葡萄酒Sauvignon、南非的品樂塔吉葡萄酒等,皆然。
三
倘按此“國際慣例”,中國一開始就將“醬香型白酒”尊為國酒的話,可能就不會有后邊的汾酒、古井貢乃至于北京二鍋頭對茅臺作為國酒的“非難”了。倘論1915年在巴拿馬美國人玩的那點授獎游戲,得金獎的的確是人家汾酒,而建國時究竟喝的是什么酒?本身也是個眾說紛紜的事。
若將黃酒定為國酒,則紹興產(chǎn)的自然是頂呱呱的,至于在這“國酒體系”里是古越龍山、會稽山、塔牌、還是越皇亭,則由大眾來形成共識。用老祖宗的話講,就叫“順天承運”。
推而廣之,日本的國花是櫻花,中國的國花是牡丹,雖然它們的國花地位生成不可考,但至少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不是一地一家之獨有。
再則國酒的形成,也要基于大多數(shù)人的“不服不行“作為基本前提。譬如某校的校花與班花吧,別人怎么叫是一回事,自己什么態(tài)度又是另一回事,但主動逢人就說自己是?;ɑ虬嗷ǖ耐娣?,多少都有點奇葩。按曹孟德的原話,叫“是兒欲使吾居爐火上耶?”
中國之大無奇不有,酒也不例外。黃河流域就一大堆不同工藝不同香型的酒,長江流域也是一大堆不同口感不同喝法的酒,倘非要當老大,一個比較靠譜的玩法,就是帶著兄弟們一起玩,“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古訓(xùn)不能丟喲!
舉凡國酒、國花、國球、國粹、國罵等的界定,既有本身的出類拔萃,更需有群體的、長期的自然共識所沉淀,否則,就是笑話。商業(yè)問題畢竟不是政治問題,過猶不及。
想在哲學(xué)領(lǐng)域里當老大,除了玩派別外,所有個體行為的玩法,不是鬧劇,就是悲劇。
——End——
從歷史上,茅臺為了成為中國國酒的整體文案如下:
茅臺酒之所以被稱為中國國酒,是由其悠久的釀造歷史、獨特的釀造工藝、上乘的內(nèi)在質(zhì)量、深厚的釀造文化,以及歷史上在我國政治、外交、經(jīng)濟生活中發(fā)揮的無可比擬的作用、在中國酒業(yè)中的傳統(tǒng)特殊地位等綜合因素決定的,是三代偉人的厚愛和長期市場風(fēng)雨考驗、培育的結(jié)果,是人民群眾在實際的生活品味和體驗中自然賦予的,因而當之無愧。
史載:枸醬酒之始也。早在2000多年前,今茅臺鎮(zhèn)一帶盛產(chǎn)枸醬酒就受到了漢武帝“甘美之”的贊譽,此后,一直作為朝廷貢品享盛名于世。
1915年,美國舊金山巴拿馬萬國博覽會,茅臺酒怒擲酒瓶震國威,一舉奪得金獎,從此躋身世界三大名酒行列,成為中華民族工商業(yè)率先走向世界的杰出代表。
1935年遵義會議后,工農(nóng)紅軍四渡赤水,當?shù)厝罕姸啻我悦┡_酒慰問毛澤東、周恩來、朱德、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和紅軍戰(zhàn)士,飲者無不大加贊賞。周恩來總理曾說紅軍長征的勝利,也有茅臺酒的一大功勞。
周恩來總理確定茅臺酒為開國大典國宴用酒
1949年開國大典前夜,周恩來總理在中南海懷仁堂召開會議,確定茅臺酒為開國大典國宴用酒,并在北京飯店用茅臺酒招待嘉賓,從此每年國慶招待會,均指定用茅臺酒。在日內(nèi)瓦和談、中美建交等歷史性事件中,茅臺酒都成為融化歷史堅冰的特殊媒介。黨和國家領(lǐng)導(dǎo)人無數(shù)次將茅臺酒當作國禮,贈送給外國領(lǐng)導(dǎo)人。
迄今,中國駐外大使館設(shè)宴,仍然規(guī)定茅臺酒上桌。
因此,茅臺酒一直享有外交酒、友誼酒等美譽。1975年,時任國務(wù)院副總理的王震在一次全國性會議上正式宣布:貴州茅臺酒是國酒。
鄧小平高舉盛滿茅臺酒的酒杯:讓我們仰首把這絕世內(nèi)亂一口喝干!
1978年,當粉碎四人幫的喜訊傳來之時,鄧小平高舉盛滿茅臺酒的酒杯,對長期共事的老師和身邊工作人員說:讓我們仰首把這絕世內(nèi)亂一口喝干!
1984年,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朱學(xué)范為茅臺酒題詞:國酒茅臺,玉液之冠。
1999年,原輕工部部長楊波撰文指出,茅臺是當之無愧的國酒。
歷次全國名酒評比,茅臺酒均無可爭議地榮登榜首:80年代,又被評為首批中國馳名商標(第一名)。2000年茅臺酒作為歷史見證與文化象征被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猶如中國發(fā)給世界的一張飄香的名片,茅臺酒創(chuàng)造了內(nèi)銷川省千戶飲,外運五洲萬人嘗的百年輝煌,為人爭相暢飲、收藏,外電評價其為中國唯一大規(guī)模進入西方主流(上層)社會的商品
從以上的資料來看,關(guān)于中國國酒的定義,很多時候,我們是討論不出來一個所以然的,從這點上來看,我們發(fā)布出來只是對大家有一個認知的交代,關(guān)于中國國酒,中國國酒是什么酒的討論,我們整理在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