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小罐茶的問世,我才明白其實中國人會喝茶的、懂喝茶的,沒有多少。
普洱茶一般多少錢一餅靠譜?
我只是說我個人對普洱茶的看法,希望不要有人對號入座。作為一個生于80年代的北方人,我對普洱茶一直是有偏見的。雖然從小喝的最多的茶就是茶葉末。后來整體經(jīng)濟提升,生活質量改善。茉莉花茶、所謂的碧螺春,又成為了我這樣北方人能喝到的最多的茶。顯然在部分人眼中我這樣的北方人根本沒資格評判茶的好壞。其實我以前也這么認為。
直到小罐茶的問世,我才明白其實中國人會喝茶的、懂喝茶的,沒有多少。一個扯淡的噱頭,再給你制定個標準。自然有跟風吃屁的去追捧。其實在普洱茶大火之前,鐵觀音因為黃宏和宋丹丹的一個小品,成為了中國絕大多數(shù)地區(qū)人的追捧。鐵觀音從風韻十足到難以入口。就是茶葉過度追求利益的發(fā)展歷程。這個好喝不好喝其實不是別人告訴你的,是你自己感受到的。
后來普洱茶異軍突起,成為了千家萬戶都會提及的一種茶。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時候的普洱打著女人喝了減肥;老人喝了降壓;男人喝了壯陽…及滋補養(yǎng)身治病于一身的一代神茶。我大概猜一下啊,這里面肯定有灣灣參與炒作。直到今天我喝熟普還總是能喝到一股臭抹布的味道。但是礙于我們北方并不能買到很物美價廉的口糧茶,大部分情況下我本人喝茶都是湊乎能喝就行。
這就說個插曲,北京真是人杰地靈,什么地方人都有。曾經(jīng)我有個90后同事。從小跟北京長大。老家河南信陽何家寨的。那會小朋友也就二十出頭,我天天喝茶。小朋友也就開始跟著我喝。有一次小朋友讓他姥爺從老家寄了一斤茶葉過來。告訴我這是他姥爺跟隔壁種茶的鄰居買的,800一斤。小朋友還表示800一斤真的很貴。其實800的茶葉,扔馬連道也就將就買個能喝綠茶。
但可是,小朋友他姥爺這800一斤的茶當時就給我鎮(zhèn)住了。那個淳,那股茶香氣能從嗓子眼一直流到胃里。后來我就懂了原產(chǎn)地800的茶和市場流通800的,那根本就不是一回事。跑題了,說普洱。以前我喝普洱時候就只有一種熟普。那時候也沒什么廠茶,除了總覺得有抹布味。后來聽別人扯什么銷法沱,還專門弄了幾個十年的沱,我了個去。
真是讓人不想再喝第二次。再后來什么大益的這個,那個挨個喝了個遍。真心的說一句,真的還不如喝板藍根呢。后來接觸生普,三五百的大雪山,七八百的布朗,還有大幾千的冰島。確實一分價錢一分貨。但是說個最讓人接受不了的,大幾千300多克的冰島,讓人吹成那樣。居然入口也是澀的。沒有典型的茶香,我可以理解為風味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