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臺酒茅香口感是用什么酒調(diào)和出來的。純糧白酒怎么樣才能口感更好,其實只要滿足兩個方面的要求就能保證好的口感,只要滿足以上兩個條件,純糧白酒的口感就會很好,清香白酒甘洌、濃香白酒的柔和、采用勾兌的方式、使酒水變得柔和,用小麥制曲,這個曲稱“大曲”,用的小麥的數(shù)量相當于高粱的用量。
1、茅臺酒茅香口感是用什么酒調(diào)和出來的?
茅臺酒茅香口感是用什么酒調(diào)和出來的?茅臺酒茅香口感是它本身的不同年份,不同批次的酒調(diào)和出來的!我們知道茅臺酒的釀造嚴格遵循“12987”的操作流程,一年為一個周期,兩次投料,九次蒸餾,八次發(fā)酵,七次取酒。嚴格選料,用當?shù)厣a(chǎn)的優(yōu)質(zhì)紅纓糯高粱為主要原料,端午踩曲,高溫制曲。用小麥制曲,這個曲稱“大曲”,用的小麥的數(shù)量相當于高粱的用量,
人工踩踏,做成小山丘的形狀。這是一個周期的開始,利用端午到重陽這四個月的高溫季節(jié)制曲,叫“高溫制曲”,重陽第一次投料,這時投的是高粱,整粒的高粱和碎高粱之比為8:2,行話叫“下沙”。把高粱潤濕蒸熟后與大曲和在一起放到窖里進行發(fā)酵一個月,再進行第二次投料,也就是把潤濕的高粱(整粒和碎沙之比7:3)和第一次發(fā)酵的高粱里面拌均勻,這叫糙沙,再蒸熟,這兩次蒸熟都是不取酒的,即使取出來的酒也要倒回去,再和10%的大曲,放在窖里發(fā)酵一個月。
自此以后,依次進行拌和大曲發(fā)酵一個月,再蒸餾取酒,共進行七次,第一、二次取出來的酒口味酸澀、辛辣,原因是高粱的外殼先發(fā)酵變酒,外殼的味酸澀、辛辣。第三至五次取出來的酒最好,稱為“大回酒”,那是因為高粱內(nèi)部淀粉發(fā)酵變酒,酒味純正棉柔,第六次取的酒稱為“小回酒”口味稍差,第七次的酒口味發(fā)焦發(fā)苦,稱“追糟酒”。
這七次取出來的酒都稱為原漿酒,也叫基酒,度數(shù)較高,必須分批次窖藏將低度數(shù),使之老熟,三至五年以后,再用這七次的酒按不同的比例,經(jīng)過調(diào)酒師的精心勾兌。勾兌時還要加陳年老酒進行勾兌,以增加醇香度,提高酒的檔次,然后罐裝,銷售。這樣茅臺酒的茅香味經(jīng)過調(diào)酒師的精心勾兌,就以不同檔次,不同口味,不同價位出現(xiàn)在了消費者的面前,
2、如何讓白酒口感柔和?
很高興和大家一起分享這個問題、有很多人會問、白酒不都是烈的嗎?又是如何變“柔和”的呢?“我很想說這里有個誤區(qū)、柔和風格白酒的出現(xiàn)、并非白酒從傳統(tǒng)的幾大香型中延伸出了新香型、而只是在釀酒工藝上做了些改變、”以往人們喝到的酒更濃烈、實際上是酒中的微量成分控制、酸酯比例平衡等存在不合理性。目前偏柔和的白酒、主要是在釀酒原材料的選擇、基酒的釀造與取酒環(huán)節(jié)、基酒與調(diào)味酒的搭配比例等方面做了些調(diào)整、使得酒體朝著協(xié)調(diào)、那么我們一起來看白酒變得柔和方法:一、延長酒的發(fā)酵期、使白酒里面香味物質(zhì)豐富起來、酒水自然就變?nèi)岷土耍?/p>
二、發(fā)酵過程需控制、要做到低溫緩慢發(fā)酵、酒和水的柔和度、入池溫度高、升溫猛、酒水就會變辣、口感微苦等。3、蒸餾、需做到緩慢裝甑、緩慢蒸餾、最大的限度是提高白酒的香味物質(zhì),4、貯存、好酒都是陳的香、貯存時間延長、酒精與水的慢慢締合、酒水就會柔和一些。5、清香白酒甘洌、濃香白酒的柔和、采用勾兌的方式、使酒水變得柔和,
3、釀酒用什么料增加香味?
單獨的增香料沒有,除了化學添加劑沒有其他的,而加入這些東西那就對人體有很大的危害性了,所以不要試圖加入添加劑來增香,想要提香還是要從更不上解決。一,選糧,糧食不能有蟲蛀發(fā)霉等糧食,而且要多清洗,不能有太多雜質(zhì),要了解各種糧食賦予酒的香味特性,比如,高粱酒香,大米酒凈,玉米酒甜,二,酒曲,俗話說,曲為酒之骨,大曲中所自帶的有益微生物,在酒香方面要遠超小曲,所以在選擇酒曲時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
三,水,如果說曲是酒之骨,那么水就是酒之血,不同的水質(zhì)會賦予酒不同的口感,比如無機鹽堿性超標所釀出的酒會苦,而水中所含的礦物質(zhì),微生物,其他有益細菌等也會對酒有一定的提香作用,四,工藝,在工藝上,目前很多人都為了省事利益最大化,選擇粉碎糧食,這樣簡單而且也容易蒸熟,更容易發(fā)酵徹底,但缺點就是雜質(zhì)多,酒苦,輔料雜,酒雜味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