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徐州的好吃的
吳越人家的湖蟹炒年糕 天一酸菜魚的海蟹粥 神廚房的干煸八帶魚 老店油淋魚特色還有:蠶豆、炒豆腐、尖椒小公雞。地址就在機關(guān)加油站往西100米,店名就叫老店油淋魚! 原西安路的花江狗肉搬到會堂旁邊拉,記住是李記,狗鞭酒絕對真材實料。 另外東賀羊肉旁邊的銀行已關(guān)拉,去高速公路入口處的羊肉館吃羊肚喝羊湯。 觀音芝麻雞,崔氏小公雞,曹記地鍋雞 大紅鍋的地鍋確實不錯,醉生仁、脆皮臭干、三鮮白菜(MM喜歡吃這個)也都很好吃。前兩天在那吃的地鍋龍蝦,感覺比雞還好吃! 火鍋還是要去小尾羊。那鍋底,香!吃一次就忘不了. 蛙魚:二樓米線樓下有一家 下淀羊肉館 東賀村羊肉館 老頭已經(jīng)死了,現(xiàn)在兒子在做,據(jù)說水平下降 紅興紅英羊肉館的羊肉湯 在夾和街東頭 漢橋羊肉館 毛家羊肉館 在新區(qū)離師大分校很近 我覺得味道最好 燒烤:二姐 三中下面,肉筋還行,肉串不好(個人感覺) 夾和街和西安路口,名字忘了 (叫地地道道燒烤~搬到會堂那了~~) 大西北 大福源東面,味道不錯,推薦 狗肉:夾和街東頭 晁記 堤北 樊家 據(jù)說沛縣狗肉正宗的就是樊家狗肉,不知道這一家真不真 花江狗肉 西安路和夾和街路口,狗肉火鍋據(jù)說不錯,沒吃過 韓世的狗肉漢堡確實好吃 開發(fā)區(qū),三環(huán)路大馬雕塑(已經(jīng)拆了) 飯館:二中附近: 小酒館:紅袍牛雜、嗆子雞 小白羊:開水白菜 大紅鍋:地鍋雞、脆皮臭干、鹵水鴨頭觀音芝麻雞:芝麻雞 中樞街: 古城土菜館:雞、燒帶魚等,家常菜 辣子村 中山路解放橋北建行旁邊的巷子里有一家忘了名字了,米粉肉和糖醋魚很出名 西苑和天橋東都有一家翠花酸菜魚,實惠 夾和街有一家黑腿雞 火鍋:首推芙蓉,我喜歡,尤其是它的面,特別好吃,海云對面,記住要吃最便宜的鍋底,貴的不好吃 譚魚頭,淮海路 京味涮坊(好像是這個名字),體育場機關(guān)加油站斜對面,京味木炭黃銅火鍋,原味 小肥羊:天橋東有一家,據(jù)說不錯,沒有來得及去試 肉夾饃據(jù)說文化宮后面有一家不錯 早點中樞街的杭州小龍包 味道一級棒 還有中樞街的鴨血粉絲湯,還有它旁邊的魷魚1.5兩串再去對面買兩個衙門燒餅夾起來吃 西苑的酸菜魚,又經(jīng)濟又好吃,里面的招牌自然是酸菜魚了! 中山路海螺村旁邊有個小巷口,里面小小金福樓的菜也不錯 還有教育學(xué)院對面有家餃子館,比好7和大娘都要好,而且還實惠 28中旁邊的亞華生態(tài)園很有風格的,里面環(huán)境不錯,菜還可以 還有紅跑車里的牛排味道好極了,18一份
![徐州的好吃的](/ckeditor_assets/pictures2/006/920/614/temp-61.jpg)
香格里拉美食城 二樓的羊腿很好吃 30塊一份 是羊的一根整后腿 分量很足 是先烤過然后再裹上雞蛋用油炸到金黃 味道比較淡 夾在送的面餅里 味道真的很棒 另外再推薦一道菜 雞丁香菌燒茄條(就是香菇雞丁燒茄子)爽滑香嫩 整道菜是用醬料燒制的 可惜黃酒放的有點多 有點把鮮味蓋掉了 最后一定要記得 香格里拉二樓的保底消費是68元不含酒水 很不爽 不過如果只是個人想吃羊腿的話 那就去點兩份羊腿 再隨便點個湯好拉 哈哈 喝完湯把羊腿打包走 地址:蘇果西對面PUMA專賣店北邊香格里拉美食城 四.小吃串燒面食類 1.東方紅對面的小吃巷 羊肉串泛濫的地方 巷口那家的湯包很不錯 同家賣的豆汁很不錯的 另外推薦羊排(羊脆骨)和烤素雞 西面攤位從南邊數(shù)第一個烤羊肉的攤位烤的素雞很好吃 油油的并且調(diào)料的味道全部進去了 第2個烤羊肉的攤位據(jù)說羊肉味道烤的很好 另外最北邊的攤位有油炸的魚和雞腿 味道也比較不錯 炸雞腿比烤的雞腿味道更好 東面攤位的豆腦味道也滿好 2.雪楓小學(xué)附近的烤羊排絕對價廉物美 但別吃那里的素雞,烤的很失敗,旁邊的水餃也很不賴。 3.勝利路的某個巷口有個大娘的麻辣燙味道不錯。 4.市立醫(yī)院東門對面有家餛沌味道和款式都很特別,建議去嘗嘗,他的湯汁是用蔥花炸的哦。 5.中煤三建門口有個賣熏魚的是最好吃的 就在大門口東邊 6.二中廣場東頭的 “七把*韓國燒烤” 里面的牛排味道不錯 7.大戲院南頭路西有家魷魚烤的不錯 8.喜歡吃烙饃卷菜的朋友注意了 十二小往西走的第一個巷子 巷口有個歐巴桑賣的烙饃卷菜不錯 原因是有鹵的小豆干放里面.....可以去嘗試 很好找的 那個巷口就只看到她在賣 9.在衛(wèi)校對面有一片小吃,其中一個阿姨賣的豆汁挺好的,旁邊有一對夫妻(50多歲)賣的菜合也不錯 10.金貴佳苑的樓下有一個賣豆腐腦的,據(jù)說已經(jīng)做了10年左右了,味道也聽不錯的 不過那旁邊賣的煎包可不怎么樣了(旁邊有個廁所 大家不介意就去吃吧 當我啥都沒說) 11.市府巷中間昏西邊有個賣豆腐腦的攤位 味道做的不錯 是一個30多歲的女人賣的 12.曉小飯店對面有一家千里香餛飩,老板好象就是福建人,味道不錯. 在他的東邊10米左右有家牛肉湯,燙面做的不錯. 13.在人民巷里有家刀削面做的不錯,好象是第四個攤子吧 14.在墉橋區(qū)政府西邊(在公安局的西邊)有一家做拉面的 他們家的拉面味道不錯,新疆拌面也還行,至于他們家的大盤雞就不怎么樣了 15.吳記蒸餃店(早點) 這個店里其實真正的招牌貨是SA湯(SA字打不出來 大家知道是啥就好了) 蒸餃反而在其次 但遺憾的是 店里環(huán)境實在是讓人不能忍受 又黑又臟 以至于很多吃客都為了干凈跑到對面的小店去吃早點 地址:工人路南頭東邊門面吳記蒸餃店 16.賣包子的最好吃的是順河路那家,百惠園西邊 大眾飯店 17.中國人民銀行往南(就是寰宇商場往南東仙橋批發(fā)市場北)有兩家烤肉串的店, 我經(jīng)常去昏南那家有外地口音的老板的店 特別推薦的是炸雞肉塊 四大塊雞腿肉穿在一起 不裹面 無骨 口感嫩滑焦脆 價格也很劃算 1.5元一串 昏北邊那家的本地人開的店 種類多一點 推薦土耳其烤肉串 有點淡甜味 至于他家的散稱的碎雞塊就不推薦了 難吃
一、地鍋雞 歷史 ,懂了更明白吃雞 地鍋雞,之所以叫地鍋雞,就在于過去蘇魯豫皖交界地的農(nóng)村,平時做飯使用的是地鍋,相當簡單的土鍋灶,連風箱都沒有, 甚至都是露天的柴灶,沒有煙囪的那種。這或許就是接地氣的由來吧。 就是這樣鍋灶做出來的雞肉,沿著鍋邊抹上濕面餅,才好吃。這種做法,有事微山湖上簡單的船菜演變,比如地鍋魚也是這樣的做法,方便打魚時候簡單的做飯。 二、地鍋雞和大盤雞比較 其實說真的,吃了那么多雞,我們應(yīng)該有經(jīng)驗。大盤雞配皮帶面,地鍋雞配死面餅子。哪個好吃?說真的,各有所長,也都差不多,其實地鍋雞會更好吃,不信大家可以嘗試一下。地鍋雞會更入味! 三、地鍋雞的制作方法 老王盡量用最簡單的方法一段話描述地鍋雞好吃的做法,因為多了沒人看:小公雞一只剁成塊, 放料酒 稍微焯水 后撈出控干備用,焯水多了不鮮;熱鍋熱油, 油量偏多 ,下入雞塊小火 煸炒,把水分炒干 ,下 入蔥、姜、蒜、干辣椒 翻炒出香味, 沿著鍋邊淋入少許白酒 增提味,再下入 花椒粒、八角、香葉 中火繼續(xù)翻炒, 加入生抽和老抽,加入啤酒或者清水 , 這個量要高出雞塊至少兩公分,蓋蓋子開始燉煮, 煮開后加入 土豆塊。此時把面粉和好,濕面塊以不粘手為最好 , 揪出劑子抹成面餅平鋪在鍋邊一周 ,底部入湯汁 ,再蓋上鍋蓋小火慢燉20分鐘,直到小公雞的味道明顯溢出,就代表好了。這個時間沒有嚴格的標準。 四、關(guān)于死面餅子 地鍋雞的配角是死面餅子,這個餅子表面又脆又香,咬一口又筋道,在徐州民間叫做“呵餅子”,非常形象,餅子沾染了雞肉雞湯的香味,非??煽诮畹?,雞肉香氛無比,裝盤后,就是一份相當接地氣的大菜。五、最后的嘮叨 這道民間大菜,也是一道絕對的硬菜,只有用農(nóng)村的地鍋,并燒柴才能有那樣盎然的濃郁香味。 凡是地鍋雞不用死面餅,用窩窩頭,小饅頭等代替,都是改良版。加新鮮的青紅椒也是改良版,甚至土豆都不用放! 就用調(diào)味佐料,轟出雞肉的香味,小公雞散養(yǎng)的,是絕對首選。什么都不說了,好吃,噴香,非常完美! 地鍋雞是一道中華傳統(tǒng)名菜,起源于江蘇省北部、安徽省北部和山東省南部交界處的徐州市、宿州市和濟寧市等地區(qū)。主要食材有雞肉、辣椒、白面粉和玉米粉,口味鮮醇,餅借菜味,菜借餅香。 以前,在微山湖上作息的漁民,因船上條件所限,往往取一小泥爐,爐上坐一口鐵鍋,下面支幾塊干柴生火,然后按家常的做法煮上一鍋菜,鍋邊還要貼滿面餅,于是便產(chǎn)生了這種飯菜合一的烹調(diào)方法。 地鍋菜的湯汁較少,口味鮮醇,餅借菜味,菜借餅香,具有軟滑與干香并存的特點。如今,有廚師將傳統(tǒng)地鍋菜的制法加以改良,從而推出了地鍋雞、地鍋魚、地鍋牛肉、地鍋三鮮、地鍋豆腐、地鍋龍蝦等地鍋佳肴。 制作方法如下: 徐州地鍋雞 原料:[2] 雞半只、(正宗多是整雞一只,人少飯量也少,半只都沒消化完)蔥、姜、蒜、醬油、料酒、糖、鹽、鮮湯、干辣椒少許、土豆一只、生面少許。 做法: 1、活好的面。不用發(fā)酵,面的干濕度要合適,以不沾手為宜; 2、活好的面分成若干個小面劑,大小以荔枝般大小就可以; 3、用手把面劑壓薄,大小厚薄適度; 4、辣椒、蔥、姜、蒜入鍋炒出香味; 5、加雞塊,依次入料酒、醬油、糖、鹽、富清鮮辣味粉等調(diào)味; 6、稍炒出香味后加鮮湯、土豆,待鮮湯煮沸后在鍋的四周依次把薄餅貼上; 7、中火頂多燉10分鐘,餅熟了。 宿州靈璧地鍋雞 原料:柴雞600克、面粉300克、玉米粉80克、雞蛋2個、姜片15克、蒜仔25克、青紅椒2條香菜若干,干辣椒、八角、花椒、精鹽、料酒、老抽、醬油、富清鮮辣味粉、雞精、味精、高湯各適量,色拉油30克。 做法: 一、主料:柴雞洗凈斬成塊,沸水待用。 二、配料:面粉、玉米粉納盆,磕入雞蛋,加少許精鹽、味精,接著摻入適量清水揉成軟硬適中的面團。隨后把面團下成25克重的劑子(約16個),團成團,用濕布覆蓋保濕醒面。 三、制作過程于鍋中放油燒熱,爆香姜片、蒜仔、八角、花椒,倒入雞塊,烹入料酒,煸炒至水分將干時,倒入老抽上色,添入高湯(或者清水),加蓋燜至湯汁濃稠、雞塊快熟時,下入青紅椒,調(diào)入精鹽、味精、雞精、富清鮮辣味粉、醬油,將醒好面團揉拍成餅,一半貼于鍋上,一半浸入湯汁,小火煨雞烘餅,餅熟時揭開鍋蓋撒入香菜調(diào)味,面餅貼鍋一面烘烤的焦黃酥脆,浸入湯中的飽吸湯汁??尚″伵渚凭珷t或者直接在桌中柴火灶直接烹飪。 阜陽地鍋雞 地區(qū): 阜陽,現(xiàn)盛行于皖北一帶。 原料: 柴雞、茄子、面粉、調(diào)料 作法方法: 茄子切塊并用鹽稍腌并擠水。就是把雞剁小塊后打個雞蛋并加少許面粉攪拌均勻,直到雞塊都被面粉裹住。茄子切塊并用鹽稍腌并擠水。鍋里油燒熱后炸點蔥和花椒辣椒,然后把雞塊到鍋里煸炒,直到炒成金黃色。這時把茄子加入并加適量的鹽、醬油和水。等鍋里開了,就可以揪成小塊拍成餅貼在菜周圍,記得餅的下部分要在菜水了。鍋蓋上擺個放了冷水的碗,等碗里的水熱了,就可以了。 在地鍋雞的制作中,我重點講一下,我們蘇菜的代表作品,徐州地鍋雞的制作流程,同時結(jié)合川菜的地鍋雞的制作流程進行比較,看看大家喜歡哪一種方法,下面就重點介紹兩大菜系的制作過程。首先說一下我們蘇菜的徐州地鍋雞的流程 第一種:徐州地鍋雞 原料:雞肉,茄子,紅薯粉絲,面粉,蔥,姜,花椒,八角,干辣椒,生抽,醬油,蠔油,料酒,鹽。 1、面粉加水活成光滑的面團,蓋上保鮮膜在放一旁醒發(fā);2、雞肉涼水下鍋加料酒,焯出血沫,撈出用沖洗干凈,控水備用;3、蔥,姜,干辣椒,花椒,八角;4、起鍋燒油,將材料下鍋爆香;5、下雞肉翻炒;6、加入鹽,生抽,醬油,蠔油。大火爆炒一會兒;7、鍋里加水,沫過雞肉后再多加點水(粉絲吸水厲害),水開5分鐘后下紅薯粉絲;8、茄子去皮手撕成長條型;9、撕好的茄子下鍋,中火煮5分鐘;10、盛面團的小盆里加水(面團不粘手);11、糾下來一塊小面團,雙手拍成這樣的小餅子;12、貼上一圈小餅子,蓋上鍋蓋繼續(xù)燉10分鐘;13、關(guān)火,撒一些蒜苗提鮮。 貼餅,貼餅后蓋上鍋蓋中火燉12--15分鐘即可貼餅做法: 一、小麥面、玉米面與水的比例大約0.9:0.1:0.48,即1斤干面用四兩8的水,水為溫水。一般一鍋用四兩左右面粉足夠。 二、面要和透和好,用濕布或保鮮膜蓋好,靜置醒面20分鐘。 三、在貼餅前5分鐘,將面揉成面團(小丸子大小)放入溫水中。 四、將面團拿入手中,放在手掌的前方中指部位,另一只手壓住面團向掌心掌后方向拉伸,反復(fù)幾次,將面團壓成長條橢圓形,達到厚薄均勻,很薄但完整不爛的效果。 五、將拉伸好的面餅貼在鍋周邊,要求一半放在菜上面,一半貼在鐵鍋上面,蓋上鍋蓋,經(jīng)過10~15分鐘左右的燜制收汁,面餅熟了。 注意事項: 1、大蔥切段、姜蒜要拍扁,便于入味。 2、味極鮮醬油、香辣地鍋雞醬料、料酒放入1個碗里。 3、加湯時,鍋里湯汁一定要高于(沒過)食材2公分。 4、需要麻辣重口味的,在炸蔥姜蒜時加入適量辣椒干和花椒。 第二種:川菜系列地鍋雞 制作流程如下: 原料:三黃雞500克 面餅料:面粉90克、玉米粉70克,雞蛋2個,精鹽、味精各2克。 調(diào)料:大豆油90克,地鍋香料15克,地鍋醬料35克,姜片20克、蒜子30克,高湯600克,料酒20克,老抽3克,精鹽、味精、雞精各5克,味達美醬油9克。 制作方法:1、三黃雞治凈,斬成塊備用。2、面粉、玉米粉納盆磕入雞蛋加精鹽、味精,接著摻入適量清水揉成軟硬適中的面團。隨后把面團下成每個35克重的劑子,團成團用清水略浸泡備用。3、起鍋放大豆油燒至四成熱,爆香姜片、蒜子,然后下入香料、醬料炒香,倒入雞塊,烹料酒煸炒至水分將干時添入高湯,下老抽調(diào)色,再調(diào)入精鹽、味精、雞精、味達美醬油燒開。4、將面團放入手掌中搓成牛舌狀或四方形,制成薄餅貼在鍋邊上,用小火加蓋燜至湯汁濃稠、雞塊熟軟、面餅熟透時隨配酒精爐上桌即成。 注意事項: 1、鍋貼餅可用玉米粉、面粉制作餅子,色澤金黃,餅底酥香口味純正。也可不 加玉米粉。用面粉、溫水、雞蛋、鹽和成面團,餳發(fā)片刻即可使用,餅子底皮金 黃,呈現(xiàn)半透明狀。 2、 烹調(diào)中也可根據(jù)顧客要求加入土豆、青椒等配料,以豐富口味。以上兩大菜系的地鍋雞正宗做法請大家比較和參考學(xué)習(xí)。 給您推薦的是3道地鍋雞家常做法,以及飯店的普通做法,色香味俱全,“地鍋雞”和“飯店地鍋雞”做法基本相同。 主料: 散養(yǎng)雞 1kg 輔料: 桂皮 適量, 香葉 適量, 紅干椒 適量, 青辣椒 適量, 紅辣椒 適量, 小米面 100g, 黃豆面 50g 玉米面 200g, 油 適量, 鹽 適量, 醬油 2湯匙, 生姜 適量, 大蒜 適量, 八角 適量 做法步驟 : 1.散養(yǎng)雞宰殺洗凈后剁成大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