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云爍酒業(yè)有限公司,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如何解釋

1,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如何解釋

意思是江南有一塊富饒美麗的地方,它曾經被很多帝王作為主要都城。出自《入朝曲》,是蕭齊詩人謝朓所做的一首五言詩??坍嬃说鄱冀鹆辏ń衲暇┑母畸惙比A和心系功名的進取精神,既是一曲頌歌,也是一幅壯麗的圖畫。原文如下: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逶迤帶綠水,迢遞起朱樓。飛甍夾馳道,垂楊蔭御溝。凝笳翼高蓋,疊鼓送華辀。獻納云臺表,功名良可收。譯文如下:江南有一塊富饒美麗的地方,它曾經被很多帝王作為主要都城。彎彎的河道中有帶著青苔的綠水流過,高峻的山峰中有紅樓隱現(xiàn)。氣勢軒昂的屋脊夾著皇帝專用的道路,楊柳的柳蔭蓋住流經宮苑的河道。舒緩的笳聲,輕而密的鼓聲送著我坐的華麗車輛。我立身朝堂,進獻的忠言被采納,功名利祿都可以得到。詞句注釋如下:(1)金陵:東吳、東晉、劉宋都曾建都金陵,故稱之為“帝王州“。金陵,又稱建康、建業(yè),今南京市。(2)逶迤:形容水流彎曲。帶:環(huán)繞。(3)迢遞:高峻巍峨貌。朱樓:紅樓。擴展資料:謝脁從解褐豫章王太尉行參軍,中轉王儉衛(wèi)軍東閤祭酒,到公元490年(永明八年)遷隨王鎮(zhèn)西功曹以前,這段時間一直逗留京師,雍容藩邸。他同一群文朋詩友,經常詩酒往還,吟花誦月,生活相當安逸,仕途也比較順利。公元490年謝脁27歲,青年詩人對功名事業(yè)和前途充滿了信心。這年八月,隨王蕭子隆為荊州刺史,謝脁遷鎮(zhèn)西功曹并轉文學。赴荊州途中,他奉隨王教寫下了《鼓吹曲》十首。這首《入朝曲》便是其中的一篇。首聯(lián)總攬形勢,虛筆入篇?!敖稀本溲缘乩硇蝿荩敖鹆辍本溲詺v史變遷。當時揚州,轄有江南廣大土地,山川秀麗,物產富饒,統(tǒng)稱江南。金陵即今南京市,為春秋時楚武王所置。秦始皇時,即有望氣者稱“金陵有王者之氣”。而從三國孫吳到南朝蕭齊,也有四朝建都于此??梢娊鹆曜鳛榈弁踔?,歷史悠久。所以,詩人飽含激情,熱烈贊頌當朝都城坐落在風光秀麗的江南佳麗之地,具有輝煌而悠久的帝都歷史。這兩句,一從空間橫面著墨,描繪都城建業(yè)的地理形勢;一從時空縱面措筆,概覽金陵帝都歷史遷延,筆觸間閃爍著顯赫、輝煌的氣派,富于氣勢。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入朝曲

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如何解釋

2,關于金陵著名的詩句

1. 有關“金陵”的詩句有哪些 1、金陵津渡小山樓,一宿行人自可愁?!獜堨铮ㄌ拼?- 《題金陵渡》 釋義:夜宿金陵渡口的小山樓,輾轉難眠心中滿懷旅愁。 2、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畎祝ㄌ拼?- 《金陵酒肆留別》 釋義:金陵年輕朋友,紛紛趕來相送。欲走還留之間,各自暢飲悲歡。 3、行人夜宿金陵渚,試聽沙邊有雁聲?!铐牐ㄌ拼?- 《送劉昱》 釋義:行路之人晚上住在金陵的小島上,可以聽到沙灘邊大雁的鳴叫。 4、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無情?!獨W陽炯(五代) - 《江城子·晚日金陵岸草平》 釋義:夕陽斜照著故都金陵,茵綠的春草與江岸連平,晚霞燒紅了江天,大江東去滔滔無情。 5、龍蟠虎踞金陵郡,古來六代豪華盛。——康與之(宋代) - 《菩薩蠻令·金陵懷古》 釋義:金陵有著龍虎石像,威武壯觀,古往今來六代昌盛豪華。 6、萬里辭家事鼓鼙,金陵驛路楚云西?!獎㈤L卿(唐代) - 《送李判官之潤州行營》 釋義:你就要離開家鄉(xiāng),奔赴萬里之外的軍營,通往金陵的驛路上,楚地的白云似乎也同你一樣,漸漸地向西飄去。 7、鐘山抱金陵,霸氣昔騰發(fā)?!畎祝ㄌ拼?-《登梅岡望金陵贈族侄高座寺僧中孚》 釋義:鐘山懷抱金陵城,往昔曾經霸王氣十足。 8、金陵空壯觀,天塹凈波瀾。 ——李白(唐代)-《金陵三首》(一) 釋義:而鐘山卻空有壯麗的景象,長江天塹也變得清波平靜不起波瀾。 9、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畎祝ㄌ拼?《登金陵鳳凰臺 》 釋義:鳳凰臺上曾經有鳳凰鳥來這里游憩,而今鳳凰鳥已經飛走了,只留下這座空臺,伴著江水,仍徑自東流不息。 10、宜笑入香臺,含嚬出幽徑?!獪@祖(明代)-《雨花臺所見》 釋義:一臉歡喜進入香臺,在幽靜小道中徘徊。 2. 李白寫的關于金陵的詩 登金陵鳳凰臺 作者:【李白】 年代:【唐】 體裁:【七律】 類別:【未知】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咀⑨尅浚哼@首詩的大意是: 「鳳凰臺上曾經有鳳凰鳥來這里游憩,而今鳳凰鳥已京飛走了,只留下這座空臺,伴著江水,仍徑自東流不停。 當年華麗的吳王宮殿,及宮中的千花百草,如今都已埋沒在荒涼幽僻的小徑中,晉代的達官顯貴們,就算曾經有過輝煌的功業(yè),如今也長眠于古墳中,化為一抔黃土。我站在臺上,看著遠處的三山,依然聳立在青天之外,白鷺洲把秦淮河隔成兩條水道。 天上的浮云隨風飄蕩,有時把太陽遮住,使我看不見長安城,而不禁感到非常憂愁?!? 我們在李白〈鸚鵡洲〉詩提到,李白讀了崔顥的〈黃鶴樓〉詩后,寫了〈鸚鵡洲〉詩,想與崔顥一較長短。 寫完后,李白自己讀了覺得比不上崔顥,便在黃鶴樓上題下一首打油詩:「一拳擊碎黃鶴樓,兩腳踢翻鸚鵡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上頭。 」擲筆而去。因為詩人看見美麗的風景,總忍不住要寫首詩歌頌一番,李白自然也不例外,于是寫了〈鸚鵡洲〉詩,自覺果然比不上,回家之后,越想越不甘心,于是又寫〈登金陵鳳凰臺〉詩,才覺滿意。 由于白的作品發(fā)表于崔顥之后,兩首詩又都樣是押平聲尤韻的七言律詩,所以后人更認為李白有意與崔顥一比高下,因而有前面所舉那首打油詩的傳說。 事實上根據日本人森大來的考證認為,那首打油詩不是李白作的,李白寫〈登金陵鳳凰臺〉也是因為感慨時事而作,無意與崔顥爭勝。 唐代安祿山之亂,迫使唐玄宗遷蜀避難,太子即位于靈武,李白也因永璘王事件被流放到夜郎。李白年輕時豪情萬丈,希望能替國家做一番大事,但始終不曾得到皇帝重用。 安史之亂,眼見大唐江山,遭胡兵蹂躪,李白心中的感慨可想而知,于是他寫此詩時首句用:「鳳凰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引出全詩,因為傳說中,鳳凰鳥只有在天下清平的治世才出現(xiàn),因此古代都以鳳凰鳥的出現(xiàn)做為祥瑞的象征。 李白眼看安祿山危害唐室,想念昔時鳳凰鳥憩息鳳凰臺的傳說,而今鳳凰鳥不再來,只有江水依舊向東流。 金陵為三國時孫權建都之地,晉朝永嘉之亂,晉室南渡之后也建都于鳳凰臺所在地金陵城的東南,李白在臺上想象當年吳宮的繁華景象,以及晉代那些達官貴人曾有過的風光事跡,如今都隱于幽徑,成為古丘。 一個朝代弱了、亡了,馬上有另一個朝代興起,唐代太平盛世的貞觀之治,開元之治,也成了過去,安史之亂起,唐室岌岌可危,怎不令李白憂心?站在臺上,看到遠處的三山及白鷺洲,而長安城呢?李白最后一句:「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在詩詞里常以浮云指小人,以白日比喻君主。 浮云蔽白日是指奸邪之小人,圍繞于君王四周,向君王進讒言陷害賢臣,使忠臣沒有機會向皇帝進諫言。下句「長安不見使人愁」,指李白感嘆自己被放逐,眼見天上浮云杳杳,不見長安,憂愁自己再也沒有機會到長安,或者說,安史之亂,玄宗遷西蜀,太子即位靈武,唐室山河尚未收復,為長安城憂傷。 這個比喻的典故出自《世說新語》,相傳晉明帝小時候坐在晉元帝膝上,元帝問他,長安遠還是太陽遠,明帝答說長安近太陽遠,因為聽說有人從長安來,沒聽說有人從太陽來,元帝為他的聰明高興,第二天便當著群臣面前再問明帝同樣的問題,沒想到明帝卻答說,太陽近,長安遠,因為抬起頭來見得到太陽,卻見不到長安。 晉代原都長安,永嘉大亂之后南渡,晉元帝時改都金陵。 與唐代因為安使之亂而迫使太子即位于靈武的情況很類似,因此李白詩末二句「浮云蔽白日」也是指玄宗寵幸楊貴妃、楊國忠,茺廢朝政,而導致安史之亂,長安淪入胡人手中。李白寫這首詩純粹是由懷古而引發(fā)懷君之思,加以感傷自己因遭小人讒言所害而被貶謫,登上鳳凰臺,望不見長安,一時觸景傷情而寫下這首詩,并沒有與崔顥爭勝之意,兩人爭勝之說全是后人附會的。 而前面所舉打油詩的由來,是因李白被流放夜郎,中途又赦回,路過江夏,曾寫過一首〈江夏贈韋南陵冰〉詩說:「我且為君捶誶黃鶴樓,君亦為吾倒卻鸚鵡洲。赤壁爭雄如夢里,且須歌舞寬離憂。 」李白因心情憂愁郁悶,故意寫這種豪快語,以解心中不平之氣。后來又寫一首〈醉后答了十八〉詩,以對應捶碎黃鶴樓詩說:「黃鶴高樓已捶碎,黃鶴仙人無所依。 黃鶴上天訴玉帝,卻放黃鶴江南歸?!篂樽约呵笆自姷目穹抛晕医獬?,本來只是文人的游戲文章,沒想到唐末五代時有位禪僧經過黃鶴樓,便摘取李白這兩首詩的句子寫成這首:「一拳擊碎黃鶴樓,兩腳踢翻鸚鵡洲。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沟拇蛴驮?,旁邊有一同來游玩的僧人也題了一句:「有意氣時消意氣,不風流處轉風流。 」另外一位僧人又加一句:「酒逢知己,藝壓當行?!苟沟煤笕苏`以為李白作〈登金陵鳳凰臺〉詩是與崔顥的〈黃鶴樓〉詩爭意氣、爭長短,并留下這首有趣的打油詩。 事實上全是后人穿鑿附會的。金陵酒肆留別 李白 風吹柳花滿店香, 吳姬壓酒勸客嘗, 金陵子弟來相送, 欲行不。 3. 寫金陵名勝的詩句 《金陵古城》[原] (七絕)吳城越邑古場州,十代京都戰(zhàn)未休;百萬雄師平宇內,金陵從此展紅旒。 《游鐘山》[原] (七律)鐘靈毓秀紫金山,福地原來別有天;近水樓臺晴亦雨,矗崖寶塔夏猶寒;先生陵墓呈祥氣,靈谷禪堂結佛緣;游客熙熙人浪涌,醉人美景盡興看。《秦淮河》[原] (七律)十里秦淮燈火燦,樓臺亭榭繞河堤;笙歌濃酒盈朱雀,古籍奇珍滿烏衣;肅穆廟中拜孔子,莊嚴院內偈賢耆;升平盛世游人醉,漫步欞星八絕奇。 《秦淮春趣》[原] (五絕)曲徑生幽溆,花開溢酒香;旗亭春弄笛,畫舫晚鳴榔?!堕喗瓨恰穂原] (七絕)有記無樓六百載,平砥空對大江咽;喜逢盛世華樓起,笑迎波濤直矗天。 4. 描寫南京 揚州的著名唐詩 登梅崗望金陵贈族侄高座寺僧中孚作者:李白鐘山抱金陵,霸氣昔騰發(fā)。 天開帝王居,海色照宮闕。群峰如逐鹿,奔走相馳突。 江水九道來,云端遙明沒。時遷大運去,龍虎勢休歇。 我來屬天清,登覽窮楚越。吾宗挺禪伯,特秀鸞鳳骨。 眾星羅青天,明者獨有月。冥居順生理,草木不翦伐。 煙窗引薔薇,石壁老野蕨。吳風謝安屐,白足傲覆襪。 幾宿一下山,蕭然忘干謁。談經演金偈,降鶴舞海雪。 時聞天香來,了與世事絕。佳游不可得,春風惜遠別。 勞勞亭歌作者:李白金陵勞勞送客堂,蔓草離離生道傍。古情不盡東流水, 此地悲風愁白楊。 我乘素舸同康樂,朗詠清川飛夜霜。昔聞牛渚吟五章,今來何謝袁家郎。 苦竹寒聲動秋月, 獨宿空簾歸夢長。登金陵冶城西北謝安墩作者:李白晉室昔橫潰,永嘉遂南奔。 沙塵何茫茫,龍虎斗朝昏。胡馬風漢草,天驕蹙中原。 哲匠感頹運,云鵬忽飛翻。組練照楚國,旌旗連海門。 西秦百萬眾,戈甲如云屯。投鞭可填江,一掃不足論。 皇運有返正,丑虜無遺魂。談笑遏橫流,蒼生望斯存。 冶城訪古跡,猶有謝安墩。憑覽周地險,高標絕人喧。 想象東山姿,緬懷右軍言。梧桐識嘉樹,蕙草留芳根。 白鷺映春洲,青龍見朝暾。地古云物在,臺傾禾黍繁。 我來酌清波,于此樹名園。功成拂衣去,歸入武陵源。 金陵城西樓月下吟作者:李白金陵夜寂涼風發(fā),獨上高樓望吳越。白云映水搖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歸,古來相接眼中稀。解道“澄江凈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 金陵酒肆留別作者:李白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李白 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杜牧的《寄揚州韓綽判官》“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蕭?”題揚州禪智寺杜牧雨過一蟬噪,飄蕭松桂秋。 青苔滿階砌,白鳥故遲留。暮靄生深樹,斜陽下小樓。 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揚州。 5. 關于秦淮的詩詞 1、煙籠寒水月籠紗,夜泊秦淮近酒家?!恫辞鼗础诽瞥ざ拍? 解釋:浩渺寒江之上彌漫著迷蒙的煙霧,皓月的清輝灑在白色沙渚之上。 2、問秦淮舊日窗寮,破紙迎風,壞檻當潮,目斷魂消?!墩酃鹆睢柷鼗础非濉た咨腥? 解釋:曾經的秦淮兩岸畫船窗寮,窗戶上,破紙迎風瑟瑟作響,朽門外,潮水拍打空城陣陣傳來,這風聲,潮聲反襯了人聲寂寂,一片蕭條冷落。 3、年來腸斷秣陵舟,夢繞秦淮水上樓。——《秦淮雜詩二十首·其一》清·王士禎 解釋: 秦淮河流貫南京城中,明末河畔歌館舞榭特盛。 4、晚涼天凈月華開。想得玉樓瑤殿影,空照秦淮。——《浪淘沙·往事只堪哀》五代·李煜 解釋:傍晚的天氣漸漸轉涼,這時的天空是那樣的明凈,月光毫無遮攔地灑滿秦淮河上。 5、秦淮有水水無情,還向金陵漾春色?!洞航ㄔ乱乖~》唐·溫庭筠 解釋:秦淮的水是多么的無情啊,還向著金陵蕩漾著春色。 6、昨夜渡江何處宿,望中疑是秦淮?!杜R江仙·昨夜渡江何處宿》宋·蘇軾 解釋:昨夜度過揚子江尋找住宿的地方時,遠望中疑似來到秦淮河畔。 7、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沖冠發(fā)。伴人無寐。秦淮應是孤月?!鄂隆んA中言別友人》宋代·鄧剡 解釋:雖然后來失敗被俘,但我決心要象藺相如痛斥秦王、諸葛亮嚇退司馬懿那樣,英勇頑強地同敵人斗爭到底,保持崇高的民族氣節(jié)。這樣想著,我再也難以入睡。周圍是那么寂靜,只有秦淮何上的孤月,在默默地陪伴著我啊。 6. 有關南京景物詩句 大雜燴]? 南京詩詞情話 過了南北朝時期, 就是隋了. 大約是因為北方統(tǒng)治者害怕南方有這么一個隔著天險長江的據點, 就故意打壓南京. 從此隋唐兩代南京就荒廢了,? 隋唐時期江南取而代之的就是揚州了(當然揚州在地理上是江北), 揚州興而金陵沒, 從下面杜牧這首詩就可以看出: 杜牧路過南京,“厭江南之寂寞,思揚州之歡娛”,所以懷念舊游老友韓綽,因而寫下了 ‘青山隱隱水迢迢, 秋盡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 玉人何處教吹簫’. 所以唐代的詩人到了南京, 多數(shù)只有傷懷吊古的份了. 比如杜牧的這首泊秦淮,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玉樹后庭花是南朝時陳后主作的一首詞, 大約被人譜了曲, 然后就變成了靡靡之音, 亡國之曲. 很奇怪, 救國的歌曲大家都聽過, 比如義勇軍進行曲, 大刀曲等等, 亡國的歌曲誰有聽過是什么樣子的么? 估計是地球人都沒聽過的天籟之音吧. 自從這首泊秦淮之后, 秦淮河的確也在明清的時候重新煥起靡靡生機, 即使是 ‘十年一覺揚州夢, 贏得青樓薄幸名’的牧杜, 如果生在明清, 也一定會 ‘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 不會說什么“厭江南之寂寞,思揚州之歡娛”, 而是不愛揚州名妓改愛南京美女了吧. 杜牧的這首江南春倒是歡快一些的,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南朝有一個姓蕭的皇帝喜歡出家, 一共出了三次家, 每次都是大臣從寺里面把他贖回來. 也就是這個叫蕭衍的梁武帝時期, 有一個大法師在南京的某個地方說法, 講到興高采烈處忽然落花如雨, 從此這個地方被叫做雨花臺. 這四百八十座寺廟, 等到杜牧去看的時候, 已經沒有多少了. 這首杜牧的清明, 有人據宋初史書考證杏花村在南京.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劉禹錫也寫過一些南京懷古的小詩. 如這首烏衣巷.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這個烏衣巷, 當年南朝的時候發(fā)生過畫龍點睛的故事. 朱雀橋烏衣巷這兩個地方現(xiàn)在還在, 就在夫子廟的附近. 其實呢, 現(xiàn)在你去朱雀橋烏衣巷, 應該反過來說才對, ‘朱雀橋邊夕陽斜,烏衣巷口野草花’. 朱雀橋邊看夕陽是不錯的, 但絕對沒有花花草草, 烏衣巷口倒是被放上了不少盆栽的花草, 但被別的房屋擋住應該看不到夕陽的. 劉禹錫的另一首有關南京的詩石頭城,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此畺|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 李白在南京寫過五十多首詩, 大多數(shù)都是平平之作了, 有兩首比較有名. 登金陵鳳凰臺,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這個白鷺洲公園, 離我的中學比較近, 所以去玩的機會比較多. 中學里同年級的一個同學在這個白鷺洲救起來一個小孩, 比較的風光. 李白的這句 ‘二水中分白鷺洲’ 有的本子里寫作 ‘一水中分白鷺洲’, 倒底哪個對呢? 按照我所見到的白鷺洲的樣子, 是二水中分對一些, 因為現(xiàn)在的白鷺洲是兩道水圍起來的中間形成的小島, 而不是一個水把一個洲劈成兩半個. 不過這個鳳凰臺, 南京人從來沒有見過長什么樣. 遺址應該有吧? 我不知道在什么地方. 李白的另一首, 金陵酒肆留別, ‘風吹柳花滿店香 吳姬壓酒喚客嘗. 金陵子弟來相送 欲行不行各盡觴. 請君試問東流水 別意與之誰短長’. 王昌齡有一首芙蓉樓送辛漸,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這個芙蓉樓是在鎮(zhèn)江, 和南京有關系么? 有一些關系. 這個夜入吳, 大約就是乘夜到鎮(zhèn)江的意思, 那么是從什么地方夜入吳的呢, 大約就是從南京連夜趕到鎮(zhèn)江. 王昌齡為江寧(南京)丞,送友人辛漸北上洛陽,連夜由鎮(zhèn)江乘船渡江。 唐末的關于南京的絕唱是韋莊作的一首金陵圖,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依然是感傷之作. 這個臺城, 是玄武湖旁的一段城墻, 當年好像是宮城的城墻吧, 就是保護皇帝住的地方的城墻. 我高中時和一個同學逃票上去過. 也不是逃票, 而是進去時沒人看門. 不過在上面看到管理員抓到四個爬城墻上來的小學生叫他們補票. 到現(xiàn)在, 玄武湖旁依然是柳樹環(huán)湖, 十里長堤的景像, 看來當年韋莊到的確是臺城沒有錯. 好一個無情最是臺城柳,其實最有情的應該就是臺城柳了,過去了這么上千年, 物是人非但那些柳樹還立在那里, 難道不是最有情的么, 不然怎么會有 ‘??菔癄€, 此志不渝’的說法, 還有這句 ‘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參考資料:。 7. 我想請問一首有關南京的詩詞 《桃葉歌》 東晉 王獻之 桃葉復桃葉, 渡江不用楫。 但渡無所苦, 我自迎接汝。 說明:桃葉渡為南京古名勝之一,金陵四十八景之列。桃葉渡之名由來已久,要追溯到東晉時代。大書法家王羲之的七子王獻之住淮水南烏衣巷內,他常在這里迎接他的愛妾桃葉渡河。 地址:位于淮清橋邊,十里秦淮與古青溪水道合流處。今渡口處有桃葉渡碑,并建有桃葉渡亭。(吳敬梓故居內,桃葉渡8號)。 《長干行》 唐 李白 妾發(fā)初覆額,折花門前??;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 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嘗開。 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塵與灰。 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臺。 十六君遠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觸,猿聲天上哀。 門前遲行跡,一一生綠苔。 苔深不能掃,落葉秋風早。 八月蝴蝶黃,雙飛西園草。 感此傷妾心,坐愁紅顏老! 早晚下三巴,預將書報家。 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 說明:《建康實錄》中記載:古代南京,稱“山隴之間曰‘干’,建業(yè)南五里有山岡,其間平地,庶民雜居。有大長干、小長干、東長干,并是地里名。小長干,在瓦官南巷,西頭出江?!薄敖鹆昴瞎荷江h(huán)之,而雨花峰為最大,其脊曰石子岡,即古之大長干也。稍西曰小長干,吳立大市,晉瓦官寺適當其地?!遍L干里地勢高,雨花臺陳于前,秦淮河其衛(wèi)后,大江護其西,又是秦淮河的入江通道,戰(zhàn)略地位十分重要。秦、漢、六朝時期,長干里是南京最繁華的地方,是著名的商業(yè)區(qū)和貨物集散地。 地址:長干里是南京古代著名的地名,遺址在今內秦淮河以南至雨花臺以北,雨花臺到長干橋一帶。 《登金陵鳳凰臺》唐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說明:白鷺洲原為古代靠秦淮河口的一個沙洲。后江流改道,白鷺洲與陸地相連?,F(xiàn)在的白鷺洲緊鄰夫子廟,歷史上稱為徐太傅園,徐中山園、東園,是明初中山王徐達王府的東花園。東園定名為白鷺洲,始于民國初年,其原因在于湖中有洲,四面環(huán)水,洲邊多植蘆葦,秋日時有水鳥白鷺飛來,與原長江邊的白鷺洲相象,墨客騷人在此觀景暢飲時,為了讓名園平添詩情畫意,故借李白《登金陵鳳凰臺》的詩句,名之曰“白鷺洲》。 鳳凰臺位于城內西南隅的一座山崗上,其遺址就在現(xiàn)今花露北崗一帶。建于南北朝劉宋時期。相傳有有鳳凰翔集于此,因筑臺而稱鳳凰臺。由于鳳凰臺是六朝勝跡,為歷代文人墨客悼古吟詠之所,特別是李白晚年,于唐上元二年(761年),也就是去世前一年,還登臨鳳凰臺,抒發(fā)歷史的慨嘆。從此,鳳凰臺的知名度迅速提高,在六朝勝跡中閃爍生輝。至南宋,歷經數(shù)次重建,最終廢。今有來鳳街,鳳臺路。 《烏衣巷》唐 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說明: 烏衣巷在今南京秦淮河南岸夫子廟文德橋邊,是一條幽靜狹小的巷子。烏衣巷得名于三國時吳曾在此扎營,吳兵皆穿烏衣。六朝時,成為東晉名相王導、謝安,在烏衣巷東建有來燕堂,建筑古樸典雅,堂內懸掛王導、謝安畫像,游人不斷,成為瞻仰東晉名相、抒發(fā)思古幽情的地方。 朱雀橋為東晉時建在內秦淮河上的一座浮橋,在今中華門內,已不存。人們?yōu)樽窇浿烊笜?,往往把?zhèn)淮橋當作昔日的朱雀橋,不知有多少歷代文人名士來此抒發(fā)過情思,撫今追昔。如今在武定橋和鎮(zhèn)淮橋間新架設了朱雀橋,這里淮水微轉,橋臥晚霞,尚不失當年風范。 地址:烏衣巷:在今南京秦淮河南岸文德橋邊。 朱雀橋:因年代已遠,朱雀橋早已無存,遺址也縹緲難尋。該橋今在中華門城內的鎮(zhèn)淮橋和武定橋之間。

關于金陵著名的詩句

推薦閱讀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