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自在是什么意思,觀自在是什么意思

本文目錄一覽

1,觀自在是什么意思

觀自在的釋義:觀世音的別名。觀自在讀音:[guān zì zài]延展閱讀:觀自在,即觀自在菩薩,梵文Avalokite?vara,又作觀世音菩薩,光世音菩薩,從字面解釋就是"觀察(世間民眾的)聲音"的菩薩,是四大菩薩之一。他相貌端莊慈祥,經(jīng)常手持凈瓶楊柳,具有無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間疾苦。當(dāng)人們遇到災(zāi)難時,只要念其名號,便前往救度,所以稱觀世音。在佛教中,他是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薩,同大勢至菩薩一起,是阿彌陀佛身邊的脅侍菩薩,并稱"西方三圣"。
觀自在菩薩那么,什么叫觀自在?就是看看自己缺什么就去做什么,自己應(yīng)該擁有什么,自己就好好地去彌補(bǔ)什么,認(rèn)識自己、認(rèn)識眾生,這也叫應(yīng)機(jī)說法。一切眾生自無始劫以來,他們在人間的法相中不得自在,他們被世間的物欲、人情和事物所束縛,所以他們不得自在。想想看,你們今天有欲望嗎?我要這個,我要把家弄好一點(diǎn),我要有錢、我要有名、我要有利,我要孩子好一點(diǎn),這些都是欲望,所以你們就被這些控制住了。師父曾經(jīng)跟你們講過,你對哪件事情特別感興趣,你就會被那件事情捆綁住。比方說,你對你孩子的要求高,你就會被你孩子束縛住。所以,很多人就慢慢地遠(yuǎn)離了菩提心,去觀色,就是著色,你沒有菩薩的慈悲和智慧之心,你去看這個有色世界,你就會被這個世界所纏擾,那么你就不得自在。反過來,這句話就是告訴大家,你要好好地觀自己是不是自在??!你在人間自在不自在?不能被人間的五欲六塵所染著,不得自在。就說聞香吧,現(xiàn)在的人鼻子一聞香,就為香所染,為香所束縛,不得自在。有時候講話,想著不能講錯,不要去得罪某個人,你就是被語言文字所束縛,你又不得自在。你的心、觸覺:“我這個心難受,我這樣說話會對不起自己,我覺得良心過不去?!蹦惚煌鈮m、內(nèi)塵所染,你又不得自在,說說看,你怎么能夠觀自在?菩薩讓我們要觀心無常,看到自己的心是無常變化的。要觀心無心,心空境寂,知道這個心最后可以有,也可以沒有。你們今天這個心,可以有,也可以沒有,就叫心空境寂。你們睡覺之前本來是想不通的、很難過的一件事情,后來實(shí)在疲倦得不得了,最后想想:“算了,管它呢,空掉了,不要去想了,有什么好想的?想了也改變不了,明天再說吧?!笨樟税??空了之后怎么樣?寂了。寂是什么意思?就是安靜、睡覺。睡不醒呢?睡不醒叫什么?就是涅槃了。空了之后睡覺,想都不想了:“有什么好想的?這個世界不就是這么回事嗎?”好了,寂靜了,一直保持寂靜,到后來涅槃了,打坐的時候兩個腿一盤著,那你腦子里什么都不想,你不就是寂靜了嗎?寂靜到最后怎么樣?涅槃,徹悟這個世界的真諦。人間的一切法都不是真實(shí)的,很多人的“觀”,是觀什么呢?你觀自在,你卻觀不了自己的自在,因?yàn)槟阌^的是所有世間的東西。例如,你觀財(cái)了,你會引起自己的貪心;你觀色,你就會擁有色心;你觀名,你會有求名的心。所以菩薩叫大家要離境,就是要離開這些境界,你到最后要觀自己的心。觀心就會無心,觀心要觀到自己沒有心。要在自己的內(nèi)心深處認(rèn)識到,人的一生有什么好煩的?人生不就這么回事嗎?無心了,心空了,你的心就會境寂。所以一切法如幻如化,所有人間的一切,都是像夢幻泡影一樣的,當(dāng)你知道一切法如幻如化的時候,你就是一切法得自在,你什么都得自在了,你就是觀自在。恭錄 觀自在菩薩(部分)

觀自在是什么意思

2,何為觀自在

對機(jī)說法,對病落藥,一切眾生無始劫以來,背了自己的菩提心而去觀法,背菩提心觀法是非常危險的,所以于一切法不得自在,被法所縛,離菩提心觀色,便著色,為色所縛,不得自在,離菩提心聞聲,便染聲,被聲音所縛,不得自在,離菩提心嗅香,為香所染,為香所縛,不得自在,離菩提心講話,著了語言文字,亦不得自在,離菩提心覺觸,昧著了觸,為觸塵所縛,不得自在,過在何處呢?皆由背了自己的心而觀一切法,著一切法,于一切法不得自在,若能背法觀心,心明法空,于一切法得自在,故觀音菩薩的‘觀’字,不是叫我們觀法,若觀黃金,可能起盜心;觀色則著色,觀名則求名,所以要離境──離三界之境、離六塵之境、離人天之境、還有,離目前之境,而觀自己的心,觀心則無心,心空境寂,一切法如幻如化,于一切法得自在?!缎慕?jīng)》第一句“觀自在菩薩”,“觀自在”就是叫我們做功夫。“觀”是觀照,時時看著念頭的起處,不動搖;“自”是自己。什么是自己呢,我們大家錯認(rèn)色身是自己,我這身體要享受,要吃得好、穿得好,貪得無厭,這就造業(yè)受報(bào)了。這色身不是我,這色身是我們所住的房子。里面有個真人,這真人才是我。這真人就是現(xiàn)在六根門頭放光的這個東西——能見能聞的功能。我們在當(dāng)下一念不生,前念已斷,后念不起,當(dāng)中沒有念頭的時候,此時雖一念不起,但非木石無知,而是了了分明,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能見所見,能聞所聞,都不可得,能所雙亡,這就是我們的本性,這就是自己。圭峰禪師說:“莫認(rèn)色身,以空寂為體。”我們的本性像虛空一樣,虛空就是我,我就是虛空。假如我之外有一個虛空,還有一個空在,那也不是了,我們不要向外面去求取,放下就是。莫求真,但歇妄。不要求??!你本來就是佛嘛,還求什么佛呢?歇下妄心就是菩提。菩提者,就是正覺,就是覺悟。我們觀這個自己,在剛開始只是明白了道理,心還捉不住,要跟境界跑,需要做功夫看住它,觀照這本性在不在本位上。功夫做熟了,進(jìn)一步就觀也不要了。觀是有功之用,再要進(jìn)到無功之用。無為法,一切不可得,觀也不要了。但是要注意:功夫到這一步,才能不要觀;功夫沒有到,你把觀放掉,便流浪了。有人說一切時做功夫是住著,開始時需要住著,你不住著功夫上,你就跟境跑了。心中心法也是這個道理,一上來叫你觀住不動,沒有定力做不到,所以給你住著個法,把別的東西就丟掉了,這是轉(zhuǎn)換法門,就像念佛一樣,也是轉(zhuǎn)換法門。我們念佛時,心念佛,佛就是心。念佛、法、僧,就不念貪、嗔、癡。但是一上來不念做不到,因?yàn)槎嗌鷼v劫,習(xí)氣深重,還是要有個法來修。密宗的起用法門很多,很多人修行為了得神通、求發(fā)財(cái),不知道修心中心法是叫你修大道成大器?,F(xiàn)在用什么法得到點(diǎn)小神通,非但沒有用,還要闖禍,因?yàn)樾奈纯铡S械牡昧颂煅弁?,見到一些可怕形像,嚇得發(fā)了精神病。外道執(zhí)相修法,出神也不是好事,叫你將來著魔。但是人都喜歡這一套,求這一套就不能成大器,不能出六道輪回。還是要把心練空,一切無住,發(fā)揮我本性所具的神通。雖然發(fā)了,等于沒有神通,就像現(xiàn)在我們能夠穿衣吃飯一樣,尋常得很,沒有什么玄妙奇特。因?yàn)橐磺斜娚急揪哌@功能,暫時沒有發(fā)出來是因?yàn)楸煌铑嵉箞?zhí)著所蓋覆了。我們?nèi)藶槭裁幢葎游锫斆鳎褪且驗(yàn)槿说纳w障比動物少、輕,動物的蓋障重、沉,所以比人愚笨得多。我們能夠拿掉這蓋障就好了?!缎慕?jīng)》說“觀自在”是要我們做功夫,觀照自己在本位上不動搖。“自在”,就是我這本性時時在。而我們平時就不在,跟境界跑了。圓悟勤祖師說:“一刻不在,便同死人?!本褪切惺呷?。要時時“在”?!霸凇笔炝四兀白浴币膊灰?,有“自”還是做作?!秷A覺經(jīng)》講:“居一切時不起妄念,于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無了知不辨真實(shí)?!蓖牟灰獪绲?,因?yàn)橥木褪钦嫘模ɡ司褪撬?,把波浪去掉,水就沒有了,所以妄心起來亦不壓滅它。只要轉(zhuǎn),不跟它跑即是。念佛、念咒即是活潑潑地轉(zhuǎn)妄念的最好方法,心擺在佛上、咒上,妄念就轉(zhuǎn)化了。“住妄想境不加了知”,就是自己不要執(zhí)著自己,時時刻刻認(rèn)著自己。到此時,“自”就不要了,只有“在”在?!坝跓o了知不辨真實(shí)”,一切都不可得,真即假,假即真,更無圣凡之別,一切一切都融歸自己,無在無不在,“在”也沒有了。一切經(jīng)文講的經(jīng)義都是這些。《心經(jīng)》是一部成佛的法,不是念念就行了。一切眾生能觀自在,就是《心經(jīng)》所說的菩薩;你不能,那么你就是眾生了。
心經(jīng)》第一句“觀自在菩薩”,“觀自在”就是叫我們做功夫?!坝^”是觀照,時時看著念頭的起處,不動搖;“自”是自己。什么是自己呢,我們大家錯認(rèn)色身是自己,我這身體要享受,要吃得好、穿得好,貪得無厭,這就造業(yè)受報(bào)了。這色身不是我,這色身是我們所住的房子。里面有個真人,這真人才是我。這真人就是現(xiàn)在六根門頭放光的這個東西——能見能聞的功能。我們在當(dāng)下一念不生,前念已斷,后念不起,當(dāng)中沒有念頭的時候,此時雖一念不起,但非木石無知,而是了了分明,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能見所見,能聞所聞,都不可得,能所雙亡,這就是我們的本性,這就是自己。
一位菩薩

何為觀自在

熱文